1. <td id="wndax"><option id="wndax"></option></td>
    <p id="wndax"></p><p id="wndax"><strong id="wndax"><small id="wndax"></small></strong></p>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  工作交流  >  正文

    科技讓黑土地“流金淌銀”——公主嶺市的黑土地保護利用實踐

    發布日期: 2022-10-09 作者: 來源: 吉林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蒙蒙細雨中,公主嶺市雙城堡鎮海蘋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剛全來到田間觀察莊稼長勢。他對記者說:“我們農場5000多畝的土地全部實現機械化免耕作業,土壤保墑程度高,再配合玉米、大豆和高粱三種作物輪作,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p>

      

      條帶旋耕、免耕,秸稈全量粉碎翻壓還田,智能水肥一體化,耕地輪作……在公主嶺市,保護性耕作給了黑土地持久“續航”的能力,農業科技的應用讓黑土地“流金淌銀”。伴隨著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的穩步推進,公主嶺市聚焦用養結合,全力打造東北黑土地可持續發展典范區。

        保護性耕作讓黑土地重生 

      海蘋家庭農場今年播種5000多畝,其中玉米1000多畝、大豆1500多畝,余下的是高粱。在王剛全眼中,讓黑土地增產增收有兩樣“法寶”,其一是條旋免耕,其二就是作物輪作?!皸l旋免耕盡可能減少土壤耕作,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從而減少土壤風蝕、水蝕,保水保墑,還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蓖鮿側榻B,作物輪作既保證了每種作物的產量,又不斷恢復和提高地力。手握兩大“法寶”,再配合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操作,連田間管理都使用了無人機,海蘋家庭農場糧食產量每年以3%到5%的速度提升。

      海蘋家庭農場只是公主嶺市開展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的一個縮影。2022年,公主嶺市免耕播種出動機具1450臺(套),完成播種面積163.8萬畝。

        綜合施策為黑土地賦能 

      公主嶺市雙城堡鎮興邦家庭農場,農場主崔學彪正在田間觀察玉米的生長。這時,他的手機收到一條信息。打開信息,崔學彪感慨地說:“現在種地可是幸福多了,該咋施肥都有人教?!?/p>

      原來,幾年前崔學彪加入了公主嶺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昂唵握f吧,農技推廣人員會在我家地塊選取多個點采集土樣,通過土壤樣品分析,為我提供專業的施肥指導建議?!贝迣W彪說,“該怎么施肥、施肥多少,通過手機就都能知道?!?/p>

      去年,他的農場還鋪上了堆漚肥,將畜禽糞便與秸稈堆漚發酵,不僅能讓糧食籽粒飽滿,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崔學彪算了一筆賬,通過科學施肥和使用堆漚肥,平均每畝地每年能省下七八十元,他的農場大約有3000多畝土地,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節省20多萬元。

      近年來,公主嶺市積極推廣黑土地保護措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化肥施用總量逐年下降。

       技術引領為黑土地護航 

      公主嶺市是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自2015年以來,通過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保護性耕作,公主嶺市共完成玉米秸稈全量粉碎深翻還田76.9萬畝,增施有機肥76.8萬畝,米豆輪作5.9萬畝,養分調控22.4萬畝,條帶旋耕2.3萬畝。通過項目實施,使項目區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67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提升3.6%;耕層厚度平均達到30.6厘米。公主嶺市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綜合配套黑土地保護技術模式,在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之一。

      下一步,在推進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建設中,公主嶺市將深入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大力推廣“秸稈粉碎翻壓還田+增施有機肥”技術。深入實施吉林省黑土地保護工程,大力推進保護性耕作、耕地輪作、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實施,累計推廣面積超過200萬畝。

      黑土生“金”。借力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建設實干前行,一幅農業高質量發展畫卷在公主嶺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徐徐展開。

    相關附件: